秦始皇为何要修建秦直道?原因是北方匈奴崛起,秦始皇不得不防
秦始皇为了对付匈奴,他除了修建万里长城,他还下令修筑了另一项伟大的工程,你知道是什么吗?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,他在位期间,励精图治,终于在公元前221年攻灭齐国,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壮举。不过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,这并不代表秦始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,因为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正在崛起,这个民族就是匈奴。匈奴人在战国时期就在北方活跃,秦国跟赵国都曾跟匈奴有过交手,赵国的大将李牧就是匈奴人的克星,有李牧在,匈奴人就不敢南下一步。等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,匈奴人再次嚣张起来,不断地骚扰秦朝的边境。秦始皇自然不会让匈奴人如此猖獗,于是在公元214年,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。这次对匈奴的战争,可谓战果显著,史书记载“悉收河南地”,这个河南不是今天的河南省而是内蒙古的河套地区。收复了失地之后,为了防止匈奴再次南下,秦始皇又让蒙恬监修万里长城。修筑万里长城对于秦朝来说虽然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,但是万里长城却是一份利在千秋的功业,长城在后世的中原王朝中,多次抵御了游牧民族的入侵。不过秦始皇可不是一个只知道被动防守的人,他更喜欢主动出击,于是他又给蒙恬下达了一个新命令,那就是修建一条“直道”。我们先看看史书是怎么介绍这条“直道”的。根据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记载:“始皇欲游天下,道九原,直抵甘泉,乃使蒙恬通道。自九原抵甘泉,堑山堙谷,千八百里。”这条直道从从九原郡开始一直到达甘泉宫,也就是从今天的内蒙包头一直到陕西咸阳,距离有一千八百里,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工程。在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中,他所记载的秦始皇修建“直道”的理由是为了出游方便才修建,但是从“秦直道”的修建的方向,我们可以看出,这条通道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去北方。而什么势力在北方呢?答案就是匈奴。所以说秦始皇修建“秦直道”的目的,除了出游之外,剩下的就是为了对付匈奴,有了这条通道,打仗的物资、增援的士兵,都能第一时间运到北方。这就表明了秦始皇对匈奴的态度,并不是要依靠长城被动防守,更多地还是主动出击,将匈奴扼杀在摇篮之中。只不过“秦直道”在秦始皇生前并没有完工,所以我们就看不到秦始皇再一次对付匈奴的壮举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